以前很喜歡上房屋仲介網站瀏覽相關訊息,藉以打發時間。最近三個月以來,因為白內障手術的關係,眼睛只能看遠無法看近,故很久沒再上去相關族群媒體瀏覽了,不相信可以去問住在後面的那位賈老師。牠到現在還是每天入侵我的電腦,即使出國旅遊還是有空就上網,絕不放過任何小地方,仿佛我是牠身心靈唯一的寄託似的,天涯若比鄰,真是怪哉。
今天(二月三日)下午還開車跟蹤在我後面,查看後車廂有無其他人,真愛吃醋,講句公道話,社區若無賈老師其人的自甘下流和挑撥離間的話,住戶彼此間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糾紛。
廢話少說,我現在要談論的重點並不是賈老師這個人,而是想談談附近的房市買賣。
社區附近的房屋買賣,因為「嘉義科學園區」的出現和拉抬身價,已經跌進「有行無市」的陷阱中了。所謂「有行無市」,指的是「有價位行情卻無實際交易的狀態」,不相信就從我家斜後方那間待售的空屋談起好了,仿佛是擺在櫥窗裡的骨董般,一直賣不出去。
那間空屋的主人是高腳七夫婦,我猜他(她)們之間的金錢關係可能是「夫妻分別財產制」,各人各自管理自己的財產,互不相干。
由於兩人都在學校教書,各有各的收入,又沒生兒育女,生活節儉,故很容易各自投資房地產。也就是說,我家斜後方那間待售的空屋,可能是高腳七夫婦其中一個人單獨擁有的,現在搬到另一個人單獨買的房屋中居住,想藉著「嘉義科學園區」的炒作,趁貴把它給賣出去。
這間房子已經賣了半年了,剛開始還有幾組人來看,後來慢慢也就門前冷落車馬稀了,仿佛一開始就是一間空屋,從來沒有人居住過似的,顯得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,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。
社區內有少數人跟他(她)們抱持著相同的想法,藉著要回祖厝養老,想趁貴把房子賣出去,只可惜賣了一年多了,還是陷入同樣的困境中,沒交易就是沒交易。
社區內的房子已經前後漲價過好幾次了,但以前都是「緩漲」,故容易說服買方,現在則是「急漲」,每坪單價直接從「二十萬元」飆升到「三十萬元」,誰也不想當盤子,間接就把買方給嚇跑了。
其實每坪單價從「二十萬元」上升到「三十萬元」還算客氣,附近就有一棟屋齡年輕十年以上的別墅社區,當初剛蓋完時一直滯銷,主要是「連棟房屋」本就小氣,一樓又沒廁所,直線型樓梯又太陡,不適合老人居住,七十七坪長期維持在一千四百萬元左右,最近突然跳升到兩千八百多萬元,坪數則無中生有,「擴張」到九十一坪,等於是一坪單價四十萬元,看來多半也是屬於「有行無市」,甚至是「『無』行無市」那一類的咚咚了。
身為附近住戶中的一個成員,我也希望房價能快速上漲,但像目前這種「有行無市」、「無行無市」的趨勢,等於是看得到卻吃不到,看來還需要一段時間慢慢消化,才能進化到「有行有市」的美好境界中。
【後記】
見怪不怪,其怪自敗。年紀輕輕就學會賣房子灌坪數,不會是啥麼正人君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