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近視很深的時候,雖然也戴太陽眼鏡,但當時是沒辦法兼顧到品質的,因為鏡片都是用染色的,而且不得不在寶島眼鏡行配裝,早期只有他們擁有這種樹脂玻璃染色的技術服務。
由於喜歡雷朋鏡框的造型,常常不計成本,買了原裝的雷朋太陽眼鏡,鏡片拆下來留著也沒用,就送給豐原某間眼鏡行的員工。誰知那位小伙子貪婪指數甚高,經典款雷朋太陽眼鏡留著自己用,另外找了一個新的鏡框給我,若不是鏡框顏色露出馬腳,我也是不太會去注意的,反正那種細細的鏡框配上厚厚的鏡片,顯得頭重腳輕,邊緣地帶是絕對不會好看的,通常只要鏡片度數和顏色級數都正確,我也就懶得去計較太多了。
談到顏色級數,一般染三級最適用,不過戴久了顏色會慢慢消退,乾脆一開始就染四級,但這也有困擾,在戶外還看得到,一旦進入電梯大樓的地下停車場,視線常常出現障礙,這時就需要趕快換上普通眼鏡,免得無法停車。
就這樣子,四十年如一日,類似這種湊合式的太陽眼鏡,我竟然一用就用了四十多年,而且都離不開寶島眼鏡行。從豐原中正路的寶島眼鏡行,到台中北屯路、太原路相遇的寶島眼鏡行,再到嘉義朴子山通路的寶島眼鏡行,一脈相傳,製造出同一個模樣的太陽眼鏡。
談到眼鏡,除了開車和運動用的太陽眼鏡外,我另外還有正式的近視眼鏡和老花眼鏡,後兩者在台中北屯太原路時代,用的都是非球面的德國蔡司鏡片,一副眼鏡動輒上萬元。當時外面社會都謠傳我失業沒收入,私下在當小偷和烏龜,我也不知道那家眼鏡行的老闆為何沒有把我給趕走,大概是認為我的錢比較好騙的關係吧?!
後來搬到嘉義,朴子山通路的那家寶島眼鏡行老闆娘,由於娘家出身窮人家庭,一眼就看出我也是個窮人,所以不管配哪一種眼鏡,都建議我用最便宜的那一種鏡片,我也樂得節省,順其自然,一直沿用到最近做白內障手術後才嘎然而止,最終任其癱瘓在木製的壁櫥抽屜中,有一個多月沒去動它了,也許下次換老花眼鏡時,鏡框鏡架還派得上用場吧,我想。
談到白內障手術,認識我的人至今都感到不解,那就是:「你既然有醫療保險,為何不選用最貴的人工水晶體?反正又不是你自己出錢。」
其實我先前的文章中已經給出答案了,那就是:「我想看得更高更遠更精準,而非球面單焦散光矯正水晶體的特質正是這個樣子。」一切安排看起來似乎沒問題,沒想到最後就敗在沒送紅包這類瑣事上,左眼視力在開刀時硬是給黃恆橋醫師給搞壞了,導致近距離的東西固然看不到,高的遠的看起來也有點模糊,不再精準,最後畢竟注定終究還是要遺憾終生。
雖然如此,我對原裝進口的太陽眼鏡還是充滿著熱切的期盼,情有獨鍾,畢竟進口的眼鏡現在直接就可以架在耳朵和鼻樑上,不必再經過鏡片的改裝了,這對我這種長期近視的人而言,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和解放,也更能明白啥麼叫做「增加視覺豐沛的內涵」這類宣傳用語。
其實我早在右眼剛拆線的那一天,就在醫院附設的眼鏡行買了一支香港品牌的深灰色套鏡,這個品牌的套鏡重視外型設計,強調就算是單獨配戴,也是很有品味和獨特性格的,事實果然就是如此,更重要的是鏡片內側有抗藍光的鍍膜設計,對視覺的穩定性很有幫助,這是我戴了兩個多月之後的真實感受,比戴了上萬元的gucci品牌還受用。
前幾天趁著太太不在家,跑去附近一家大型眼鏡行參觀,打算買一支茶色鏡片的太陽眼鏡,沒想到大部分茶色鏡片的眼鏡框架全部都是金色的,我比較喜歡銀色、古銅色和黑色的,最後竟然找到一支「香檳色」(淺黃綠色鏡片)的Dunhill特價品,看起來是全新的,但標籤已經撕掉,可能是別人寄賣的,或是另有一段淪落史,總之品味特殊絕佳,就算是死人的遺物(開玩笑的),我也是全然不在意了。
走出店外,走進車內,帶著新買的眼鏡測試看看功能和效果,沒想到光線太亮,心想:太陽眼鏡的三大功能之一就是「遮強光」,這支眼鏡明顯無法遮強光,單是好看也沒用,還是退掉吧。於是又走進店內,加了一些錢,換了一支黑框綠色鏡片的太陽眼鏡,這支眼鏡單看造型,可以當成藝術品珍藏,但若是拿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,可能就仁智互見了。
首先它「遮強光」沒問題,擋紫外線和紅外線也沒問題,擋病媒傳染也沒問題,一般都說戴墨綠鏡片太陽眼鏡的人眼睛不容易疲勞,這也許也是真的,但是當我戴著這支眼鏡,開車繞著街道走的時候,發現街景變得非常呆滯平面化,角膜水腫已經影響了我眼睛對於顏色的感受,色覺明顯走樣了。
這支眼鏡後來又拿去退掉,喚回原先那支香檳色特價品,後面這支眼鏡雖然無法擋強光,又有點女性化,但戴起來相當「優雅」,後來我專門拿來到餐館吃飯時使用,可以擋湯汁。不過這樣做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困擾,因為這是一支過度敏感的偏光鏡,平常可以擋掉眩光,重點在於現在新式餐廳所貼的玻璃隔熱紙,很多也都有偏光效果,會互相干擾,製造出更多的眩光,我一月廿二日中午在南紡百貨公司吃飯時,因為靠窗邊坐,就曾經吃足了苦頭,滿臉眩光閃閃。
最近又網購了一支茶色鏡片的太陽眼鏡,跟前面提到的香港品牌有關,寄來的型號跟我原先的選擇有差異,不過在定價目錄上它算是比較昂貴的,既然商家要給我便宜賺,雖然戴起來比較寬鬆(下半部無框),我也就勉為其難接受了新的體驗和挑戰。
一般內行人常說,太陽眼鏡除了確定能擋紫外線外,以:深灰色、茶色、墨綠色三種顏色最適合人的眼睛配戴,既然如此,我乾脆三種顏色的眼鏡全都具備,依不同的天候調整使用,「增加視覺豐沛的內涵」。
最後再講個笑話給大家聽。我做白內障手術之前,曾經到嘉義市中山路噴水池圓環旁的寶島眼鏡行買墨鏡,裡面某位員工(或老闆)勸我術後再來買,讓我非常感動,總覺得這像是「正人君子」講的話,心中暗下決心,術後一定履行約定,至少來這邊買個墨鏡,價錢從兩千元到一萬元之間都可接受,看貨色而定。
一月廿七日下午,我片面依約前往採購,誰知那位男員工(或老闆)卻對我視而不見,假裝不認識我,讓我覺得很納悶,想了很久,終於想出一個答案來,原來他誤以為我想找他幫忙「打官司」,真是想太多了,也太小心眼了。
坦白講,我日後若真的打官司,絕不會打到「眼睛度數幾度」這種小事情上來,更何況我下個月想配的老花眼鏡,「就近」已經另有「約定」對象,不可能千里迢迢跑來中央噴水池圓環旁配,別太自以為是了,這個人還真是沒自知之明,所謂的馬不知臉長。
雖然對方不是想像中的「正人君子」,不過我還是買了一個墨綠色鏡片的太陽眼鏡,至少確定是能擋紫外線的那一種,而且還是非主流中的名牌,在大太陽底下戴出去也安心點。
【後記】
(一)早上帶著兩支眼鏡去蒜頭糖廠運動,剛開始戴的是「能擋紫外線的那一種」,後來看到有人來,趕忙換上「家樂福買的那一種」,坦白講這類造型相似的眼鏡,連我自己偶而都會搞錯,更何況是沒見過世面的歹徒強盜。
(二)我昨天買的是「極簡型」的那一款,沒有多餘的裝飾,故仿造的品牌特別多。這些仿造的品牌,有些自己本身也是名牌,若是R字頭或G字頭那兩款,打完折後還要六千多元,若是其它較次級的品牌,打完折後也許只剩下二、三千元,若是家樂福促銷的那一款,則只有數百元,真的是「差兩點」就差很多。
(三)「差哪兩點?」一個是鏡片和鏡框上的logo設計,一個是鏡片本身的透明度和防紫外線設計,棄掉這兩點,則名牌貨和路邊攤貨其實沒啥麼兩樣。
(四)最近又不計血本,在嘉義市中山路某光學社買了一支「雷朋復古型黑眉框」眼鏡,這支眼鏡的造型未必合我的臉蛋,但走的是精緻古典路線,黑配金配綠,號稱黑金版,鏡片是真正的玻璃做的,鏡架摸起來相當有質感,內心深處感覺好像是終於找到了一支合適的太陽眼鏡,雖然有點俗氣。
(五)其實若要不俗氣,還是以「極簡型」的那一款最優,美在簡單、自然又有點酷,渾然天成,人世間每一件事的道理仔細想一想,莫不如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