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 位於義大利半島東北角的威尼斯,原本是一座工商大城,由許多商人陸續建造而完成的。後來伴隨著經濟的沒落,逐漸轉變成觀光型的城市。

    在我沒去威尼斯之前,對它的印象僅止於電影及圖片,此外就是來自莎士比亞在《威尼斯商人》中的描述。俗話說:「百聞不如一見」,就在它發生大水災前的某年某月某日,我們一家人前往參觀,所幸當年冬天風調雨順,陽光普照,街道沒甚麼霉味,留下了良好的印象,並形成了今天的記憶。

    根據2004年的統計,威尼斯人口約為二十七萬人左右,這是指設籍人口而言,常住的人口則不到六萬。這些常住型的人口大部分跟觀光業者有關,要不就是公部門人員或是教會人士,一般性的居民少之又少。這樣的城市,遲早會變成觀光客比住民還要多的空城。

    所以會如此,主要是地層下陷。附近的海水因污染而變質,許多古老建築的地下基礎結構被腐蝕,就算沒發生水災,長期住在那樣的地方也是不健康的,水氣太重,室內容易有霉味。

    威尼斯:島多、水道多、橋多、面具多,加上建築別具特色,陽光下魅力十足,成為一座浪漫美麗的城市。但沒有人住的城市還算城市嗎?這是個兩難的問題。或者有一天,威尼斯會變成一座超大型的遊樂園也說不定,裡面只剩從業人員跟鴿子,沒有常住的居民。

    這樣的城市,觀光客卻很多。那年冬天某日,我們全家出國旅遊也來到威尼斯,在飯店內吃完早餐後,跟隨其他團員及領隊搭乘遊覽車前往碼頭,先跟導遊會合,然後捨車就舟前往慕拉諾群島中的其中一個小島,參觀水晶玻璃工廠。

女導遊是個台灣人,四十多歲,大學畢業後因為浪漫喜歡旅遊,嫁給義大利人,專帶台灣團。據她說,這個小島所以成為玻璃業中心,主要是害怕火災對市區建築造成威脅,島嶼則無此顧忌,所以熔爐和工匠們都由市區遷移至此,形成另一個景點。

    我對這個小島很有好感,趁著大家在工廠內參觀的時候,一個人沿著渠道運河踽踽獨行,拍了不少美麗的照片。

上午將近十一點的時候,大夥兒在工廠外的碼頭會齊,然後搭乘原來的船前往威尼斯本島,中途當然無限風光在心頭,也看到總督府所在的小島。到了對岸,上了碼頭,爬上階梯,越過聖馬可廣場,轉往運河「瞧橋」買票,等待搭乘四人一艘的貢多拉船。

    這種船我在東京迪斯奈樂園「威尼斯水道」場景中也曾搭乘過,訓練有素的舟子還會用拉丁語唱情歌,雖是仿冒的,仍然印象深刻。真實場景中的貢多拉船,由一群戴著墨鏡的帥哥操舟,他們是不唱歌的,不過會用特殊的腔調跟其他舟子打招呼,這是東京迪斯奈樂園所看不到的。

    我們一家人所搭乘的那艘造型瘦巴巴的長形船,穿梭在寬窄不一的水面上。先往水面寬闊處盪去,而後轉進古厝巷弄般的狹窄水道中,當通過嘆息橋下的那一刻,真想來個長長的讚嘆聲,浪漫的感受已經嗨到了極點。

    午餐吃墨魚麵,飯後悠遊在聖馬可教堂前的廣場與商店街之間。我先買了一個精緻的面具,然後叫了一杯咖啡,像老狗一樣趴在藤椅上,懶洋洋地享受著冬日溫暖的陽光。

    廣場上的面具價格落差極大,有四十歐元就買得到的,也有兩百歐元才買得到的,差別就在基座的材質以及上漆的技術。我是買貴的那一種,到現在已經將近三十年了,看起來還是完好如初。

    有人問我,那麼貴你怎麼買得下?我反問他,台灣一尊好的布袋戲木偶連同衣服要多少錢?他回答說不知道。我說大概要新台幣一萬多元。如果是買來玩的,幾千元甚至幾百元的那種貨色就可以了,但如果要像古董一樣珍藏,當然就要買最好的。

    廣場上有許多鴿子,根本不怕人。聽說藍灰色的鴿子是聖靈的象徵,有些人還任由鴿子停在肩膀及頭上拉屎,像我就絕對不會這樣做的。不要說是怕禽流感,我總是擔心鳥類會突然啄你的眼睛,那是防不勝防的,不要浪漫過頭才好。

最近閱讀瑞典驚悚小說之后INGER FRIMANSSON的系列作品,大家一致認為在屋中養一隻大鳥很可怕,因為不衛生。我卻認為,在屋中養大鳥最應該擔心的是,牠可能晚上啄你眼睛,這樣你還睡得著覺嗎?

    西諺說:「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」,威尼斯同樣也不是一天造成的。威尼斯因水而興,最後可能因水而沉,因水而亡。成是水,敗也是水,古人所謂:「水能載舟,亦能覆舟」,不知道這句成語能不能套得上用場?畢竟土地並不是舟船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ehvem 的頭像
    yehvem

    芻蕘の見(葉煬彬的部落格)

    yehv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