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紅樓夢》第一女主角林黛玉,一生中曾經跟四個男人長期相處過。哪四個男人?第一個是她的父親林如海,第二個是她的家教老師賈雨村,第三個是來回護送她回蘇州奔喪的賈璉,第四個才是賈寶玉。
先談她的父親林如海。據文本記載,祖上雖曾襲過列侯,但他是個靠科舉考試出身,因而建立自己事業基礎的人。他自從和賈母的女兒賈敏結婚後,夫妻恩愛,生了一子一女,兒子在三歲的時候死了,女兒就是林黛玉,當時是五歲。
由於家中只有這個女兒,所以夫婦兩人愛她如掌上明珠,聘請老師教她讀書識字,當成兒子來養,聊解膝下荒涼之苦。
就這樣過了約一年多,賈敏突然生病死掉了,賈母由於愛女心切,想把外孫女林黛玉接到賈府去就近教養疼惜,想必這也是賈敏生前的心願,想讓女兒生活在她過去熟悉的安全無虞的空間環境中,無憂無慮地過著她的少女成長期。
林黛玉原來不忍離開父親,但一方面是外祖母心意相當堅持,另一方面是她父親也考慮到她年幼多病,「上無親母教養,下無姊妹扶持」,所以希望她去「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」,「減我內顧之憂」。
林黛玉聽完之後,知道無法避免,只好揮淚告別父親,跟著賈府派來的人一路北上去了。
林黛玉的父親當時已經五十幾歲了,父女之間年紀相差了一大截,她日後很少提到自己的父親,也沒有要求賈寶玉去考科舉,也許她並不認同自己父親因為做官而無法照顧自己的這個事實。又或者她也不是反對科舉,只是尊重賈寶玉的選擇而已。
順便一提的是,她母親賈敏的形象相當鮮活,關於這一點,我認為連金庸也注意到了,後來《倚天屠龍記》中的趙敏,其實就是出自《紅樓夢》賈敏這個角色的啟發。身為王爺的千金,才氣縱橫,集三千寵愛於一身,卻下嫁給林如海,生出像林黛玉這樣的怪胎,想必林黛玉當時也急於去賈府尋找母親年少時所留下的身影。
第二個男人是她的家教老師賈雨村。賈雨村是個貪官汙吏,但同時也是個有真才實學的人,後來被上司參了一本,說他「貌似有才,性實狡猾」,終被朝廷罷黜。事發後他居然處變不驚,先將家眷安排妥當後,開始隻身周遊天下,提升自己的閱歷和經驗。
據他跟冷子興說,曾到金陵省體仁院總裁甄家當過甄寶玉的家教,後因學生不受教,雖是啟蒙,卻比一個舉業的還勞神,加上祖母溺愛不明事理,每因孫辱師責子,所以就辭了館出來。
後來流浪到揚州附近的維揚區,被人推薦到林如海家中,成為林黛玉的啟蒙老師。教了一年多,賈敏死了,林家辦完喪事後,決定送林黛玉到賈府依附外祖母,一路自有賈家派來的人接送。但林如海還是不放心,加派賈雨村在隊伍中陪伴,一起送林黛玉進賈府。
據文本的記載,賈雨村另搭一條船,跟隨在後,將林黛玉送進賈府後,自去搞他升官發財的事業去了。奇怪的是,後來賈雨村雖數次跟賈府有瓜葛,也曾經指名要見賈寶玉,但就算林黛玉剛好在旁邊,文本中卻始終找不到林黛玉對賈雨村有任何的評語,好像她根本不認識這個人似的。
其實論見面的次數,林黛玉絕對比賈府中任何一個人,都更了解賈雨村的底細才對。也許在林黛玉的心目中,她只看到賈雨村博學多才的那一面,看不到他現實汙穢的那一面,故無從批評起。
比較搞笑的是,根據《吳氏石頭記》的說法,薛寶釵後來嫁給賈雨村,成為林黛玉的「師母」,造就了「釵於奩內待時飛」的籤詩預言效果,按,「時飛」正是賈雨村的字號。
賈雨村既教過甄寶玉,而甄寶玉其實也是賈寶玉的化身,換言之,賈雨村其實就是《紅樓夢》男女主角的共同老師,他自己從無到有,又三番兩次從有到無,最後體會了人生本是一場空,故一百二十回《紅樓夢》由甄士隱和賈雨村出來做總結,歸結了《紅樓夢》。
第三個男人是來回護送她回蘇州奔喪的賈璉。大家都知道,賈璉是個貪財好色的渣男,但他和黛玉之間,文本內卻沒有任何關於這兩方面的描述,雖有人懷疑賈璉污了林家的財產,但在情色方面,兩人好像是絕緣體似的,完全沾不上邊。
按,賈璉和林黛玉是屬於姑表兄妹,林黛玉要稱賈璉為表哥。第十二回末了,突然傳來林如海病危的消息,寫信給賈家,要求接林黛玉回蘇州,盡人子之義務。
林如海寫給賈母的信,內容並沒有完全公開,根據合理的推測,一來是想死前彼此見最後一面,二來可能是想要黛玉了解遺產分配的情形。
如果真是這樣的話,賈母指定賈璉送黛玉回蘇州,就包含這兩項任務在內。賈璉雖是個渣男,但當時在榮國府之內,除賈政外,算是第二把交椅,沒有更好的人選可以派,賈母已經盡了全力。
奇怪的是,懷疑心重,喜歡吃醋的王熙鳳,好像從來不懷疑賈璉愛上林黛玉的可能性。大概她認為,不喜歡讀書的賈璉,愛的是肉慾型的女人,不會喜歡情癡空靈型的女人,就如同她王熙鳳,決不會愛上賈寶玉那種類型的男人一樣道理,所以她即使和賈寶玉坐在同一張轎子裡面,也從來不會有人去講他們的閒話,因為兩人是絕緣體。
在往返蘇州的途中,黛玉身邊自然有紫鵑及嬤嬤們跟著,一些生活瑣事固然可以靠傳話連結,但真正重要的事情,賈璉還是必須跟黛玉當面溝通的,兩個人應該算是有特殊交情。怪異的是事後,黛玉從來沒有跟任何人談到賈璉,倒是賈璉曾經在第二十二回提到「林妹妹」,也聽不出是好意還是惡意,彼此原是屬於不同世界的人。
至於林家的財產,我認為應該是有錢票及地契交在賈母手中的,林如海生前應該跟賈母及賈政之間有些默契。
關於這一點,我認為王熙鳳及紫鵑都知道,所以王熙鳳曾多次開玩笑要黛玉嫁給寶玉,紫鵑也多次催促黛玉應該在賈母生前趕快完成婚事,免得夜長夢多。就連賈璉的小廝興兒,在尤二姐家吃飯的時候,也講過類似的話。這興兒是曾經跟賈璉去過蘇州的,所以跟黛玉也有點熟,聽出來是心向黛玉的。只可惜他(她)們都做不了主,真正做得了主的賈母雖未必反對,卻也沒做出明確的決定。
第四個男人就談到賈寶玉了。黛玉和寶玉的前世是有木石前盟的,這輩子又彼此相愛,如膠似漆,只可惜《紅樓夢》八十回後的文本遺失不見,到底兩個人最後有沒有結婚,誰也不知道。
如果八十回後的寶玉真的落魄到四處行乞的話,那我寧願林黛玉早點魂歸離恨天,免得因吃不了苦而變心,那整部書就走味了。像她這類癡情的女人,在戀愛時常常不顧現實,最終反可能屈服於現實,屢試不爽。
前文曾提到:「釵於奩內待時飛」的籤詩,這副對聯的前一句是:「玉在匱中求善價」。如果「釵」指的是「寶釵」的話,那「玉」很可能指的就是「黛玉」,這豈非暗示林妹妹後來變心嫁給有錢人了。
為何這副對聯會是「黛玉」和「寶釵」相對?難道不是「寶玉」和「寶釵」相對嗎?別忘了,《紅樓夢》第五回太虛幻境中的十二釵正冊中的四句言辭:「可嘆停機德,堪憐詠絮才!玉帶林中掛,金簪雪裡埋。」,「黛玉」和「寶釵」正是共用同一首五言絕句判詞,兩個人的情況常是相互對比,其實又剛好是合而為一的。
以上四個男人包辦了黛玉的一生:父親林如海生她養她,老師賈雨村教她讀書識字,表哥賈璉送她進賈府,送她來回蘇州奔喪,據高鶚的續本,在她死後還幫她辦理喪事,讓賈雨村送她靈柩回故鄉,表哥賈寶玉則專門負責跟她談情說愛,讓她心靈有所寄託。
這四個人誰對她最為重要?一般認為是賈寶玉,憑良心講,我認為同等重要,少了誰都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