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 《大江大河》劇情片改編自阿耐原著小說《大江東去》系列,梁思申既是《大江大河》劇情片的女主角,同時也是《大江東去》小說的女主角,因為劇情片內容刪除改編極多,為了存真,本文論述以小說內容為主要依據,俾能免於捨本逐末之譏。

    按照小說的敘述,梁思申最後嫁給宋運輝,婚前曾有過三段戀情。第一段戀情發生在留學美國讀大學數學系的時候,對象是同校同系大一級的學長。

    據梁思申1990年寫信給宋運輝的描述,那位學長很有數學方面的天分和才華,她相當崇拜他,兩人是一對校園情侶。學長畢業後先回北京教書,希望梁思申畢業後也能回中國再續前緣。

    梁思申當時心中很矛盾,因為她大學畢業後想留下來繼續讀研究所,就沒鬆口答應,後來實在是太想念男友了,就一個人偷偷溜去北京,原想給對方驚喜,不料見面之後才發現對方已經有未婚妻了,他還說以為她不回中國了,就沒有等她。

    這段戀情以梁思申失戀告終,她曾經傷心過一陣子,後來也就慢慢遺忘了,很少再提起,日後兩人雖同在中國境內,好像也沒有再重逢,仿佛對方已悄悄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中。至於交往時有沒有上過床不得而知,因為小說沒有寫,欠缺據以推論的元素。記得1988年梁思申曾約宋運輝在北京見面,宋事忙沒去,也許是想介紹兩人認識,兩人交往時間至少有兩年。

    第二段戀情發生在留學美國讀工商管理MBA的時候,對象是高中時代認識的來自北歐的同學,當時他也同樣在讀MBA,主修法律。以前她談戀愛時都會主動告訴宋運輝,這次沒有講,表示她當時心中已經有宋運輝的影子,不再適合與宋討論自己的感情問題。

    據小說描述,這位來自北歐的同學「高大帥氣,還有一雙迷人雙目。兩個人一個鋼琴一個小提琴,一曲《梁祝》,珠聯璧合。」孰悉中文典故的人都知道,「珠聯璧合」這個詞常用作祝賀新婚的頌辭,暗示兩人當時同居或已經入港,相當合的來,就像梁山伯與祝英台當年一起求學的情形一樣,活在戀愛的喜悅中。

    或說「珠聯璧合」,只是指他(她)們外表匹配,琴藝也匹配,雖然出雙入對,並無那個的意思,這當然也說得通,暫時不妨兼容並蓄,不必說死。

    這段戀情原著小說有三處提及,都寫得言簡意賅,不好理解,為了存真,我再引用另外兩段,一窺究竟。在【1991.15】的章節中有這麼一段描述:「這一回的聖誕和新年長假,她沒有回國。而她的同學們和同事們卻都各回各家,過他們家自己的聖誕。包括這半年一直跟她「走得親密的老同學」。她對聖誕節沒什麽感覺,就抱着提琴去她做義工的老人院,給那裏的聖誕做伴奏。回到一個人住的小窩,錄音電話有綠燈閃爍。打開,卻是老同學的聲音。老同學說,在新年鍾聲敲響的這一刻,他要大聲說:“我愛你!” 梁思申握着臉流着淚,喃喃重複:“我恨你。”她這才明白,她的這個聖誕,爲什麽如此脆弱。」

    這段敘述有兩個重點,一是他(她)們之間的關係已發展至隨時說「我愛你」的階段,或說老外說「我愛你」常常有口無心,若自己無意,大可一笑置之,何必自言自語回他一句「我恨你」,需知「愛」跟「恨」是屬於同義詞,既沒「愛」又何來「恨」?梁思申明顯露了餡。二是,若他(她)們之間既不是男女朋友關係,也不是炮友關係,又有何立場去怪別人休假時不留下來陪她?此處明顯是梁思申這一年的聖誕和新年長假,因北歐伴侶不在身邊而感到空虛和寂寞,因而覺得很是脆弱,表示對對方依賴性很深,不可能是普通關係。

    【1993.01】的章節中另有這麼一段描述:「因此如今,除了風花雪月,有些生機勃勃的話題,她還真沒法與同學交流,說了,找不到絲絲入扣的響應。她确實喜歡同學的英俊帥氣,可就是一直不願承認他是男友,原來是因爲沒法在同學身上尋到支持點吧。她閉目暗歎,還以爲又愛了呢。」

    這段話主要是在描述這段感情為何結束?結束的原因是因為他(她)們之間沒有共同的話題,只剩下「風花雪月」相關的事情可以溝通。至於到底是「炮友關係」的結束?還是「走得親密的老同學關係」的結束?見仁見智。不過「走得親密」這句話本身就相當曖昧,從相伴、牽手、親吻、擁抱到上床都算。

    這段時間梁思申若回中國,正是與楊巡合資經營事業的時候,由於有男性賀爾蒙的滋潤,連楊巡都感覺梁思申身材更加成熟,撫媚動人。

    第三段戀情指的是和李力在中國的互動交往。李力世家子弟,重點大學畢業,有自己的事業,長得一表人才,和梁思申互為對方的菜,如果是在美國的話,就算沒結婚也會同居,在上海,若不是有宋運輝牽制,也很容易發展成婚姻關係,結成連理。

    想當初,程開顏尚未跟宋運輝離婚時,曾經當面怒怪梁思申不該搶她的丈夫。梁思申當時回答得理直氣壯:「我現在住在美國,不可能在中國找對象。」可說是言之成理,後來果然在美國找男友,她心想,跟外國人既然可以當同學,當同事,當然也可以當夫妻,沒想到卻碰到炮友,這才知道嫁給外國人沒那麼容易,於是在完成MBA學位後,決定搬回上海居住,這時她被迫要在宋運輝跟李力之間選一個。

    她所以最後選擇宋運輝,主要是兩人從小認識,有青梅竹馬情結,相互非常了解。這時的宋運輝跟程開顏已經離婚了,理論上當然可以追梁思申,不料這個男人太過於害羞,愛在心裡口難開,需要女方誘導,梁思申看在眼裡,知道宋老師已淪為自己裙下之臣,已經逃不掉了,樂於跟李力開開玩笑,急死Mr.宋,果然宋運輝那陣子情緒很消沉,整日裡心不在焉,還因此而受了傷。

    在這種情況下,西湖表白是遲早會發生的事,且是由女方主動,後來果然是如此。

    李力剛開始是在追梁思申沒錯,但梁思申對李力也未必沒有想法,如故意穿性感的晚装出席晚會,看到李力會害羞臉紅,原著小說更有「與李力及時行樂」的字眼,當然啦,從整本書的結局來看,她跟李力也僅止於曖昧關係而已,後來還有很多批評李力的負面話語,跟李力之間應該是清白的。誠如她對梁母所說的:「媽,這事你别太封建,李力不過是看我相比國内的人稀奇難得,我不過是看李力相比其他國内人有趣一點,普通的男女朋友而已,你不用想得太複雜。」這話基本上是可信的。

    梁母又繼續問她在美國的情況,她接著說:「媽咪,媽咪,媽咪,我不是亂七八糟的女孩,我也沒時間亂七八糟。你放心,但你别多問了,這問題多不好意思。」後面這段話就有點避重就輕了。她在心有宋運輝的情況下,在美國還敢跟別人同居,在上海就乖多了,裝淑女,怕留下壞名聲,可說是心中有兩套不同的標準。

    宋運輝和梁思申後來雖然結成連理,但兩人的生活價值觀其實是很不相同的。梁思申很討厭宋運輝長袖善舞的官僚世故習氣,宋運輝則很在意梁思申對男人不拘小節的隨意和過度的理想主義,彼此有心理障礙,所以有一派評論家斷言他(她)們遲早會離婚,幸虧他(她)們相互愛得很深,關係維持到天長地久應該沒啥麼問題才對。

    網路上有人認為:以梁思申的條件,嫁給二婚男有點可惜,殊不知梁思申大學是讀數學系的,虧本生意是不做的,因為她可能是傳說中的「多婚女」。事實上宋運輝對梁思申並非一無所知,只是愛上了沒辦法,難怪他在婚後曾自言自語地告訴自己:過去的事也就不計較了,人至少現在屬於我,以後多多愛惜對方,包容對方,希望能永遠在一起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ehvem 的頭像
    yehvem

    芻蕘の見(葉煬彬的部落格)

    yehv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